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新科技 > 业务 > > 内容页

再议粤剧“出圈”,江门如何写好《碉楼》下半篇文章?

新闻来源:南方Plus 更新时间:2023-07-11 10:17:49

好戏连台,精彩不断。继来自北京、广东的文艺大家齐聚侨乡纵论“江门戏剧现象”后,近日江门再次召开新编粤剧《碉楼》巡演研讨会,邀请本土文艺工作者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如何推动《碉楼》实现本土化、常态化展演。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资料图)

在交流中,与会者碰撞出不少“火花”。

与北京、广东的文艺大家的关注点不同,本土文艺工作者的关切更加聚焦,大部分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对《碉楼》进行本土化培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时尚传播、保障常态化演出并拉动文化消费、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等话题上。

“如果要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传承、创新、期待。”陈冀在会上表示,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新编《碉楼》畅所欲言,其中不乏颇具启发性的真知灼见。“其中的一些精彩观点我们会充分吸纳、消化,继续写好新编粤剧《碉楼》的下半篇文章。”

当前,江门被赋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新使命,是世界观察广东、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粤剧和碉楼越来越成为讲述大湾区同根同脉故事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名片。在这样的背景下,江门立足打造“十张城市文化名片”,将继续把粤剧打造成为比《狂飙》拍摄地更加响亮的城市文化IP,成为江门走向世界、被世界看到的一张崭新城市文化名片。

传承

新编《碉楼》复排巡演的成功,对江门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什么启示?在研讨会上,与会人员“碰撞”出不少艺术的“火花”。

作为一部经典剧目,新编《碉楼》在投入上无法与一些大制作等量齐观,但产出效益超出预期,主要有三个体现:一是成功盘活了一部经典剧,经典的魅力就在于能够穿越时空,让一代又一代人都能感受到文化艺术的滋养和感召;二是吸收了岭南文化元素,让人们认识到粤剧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进一步拓展了市场前景;三是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留下了岭南文化和五邑文化的“双创”种子,并以市场化手段运作实现了艺术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双赢。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陈冀在会上表示,尽管江门的人才资源、资金投入比不上一些发达地区,但具有独特的城市历史和地域特色,孕育了陈白沙、梁启超等历史名人。文艺创作者只要植根侨乡、扎根群众,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经典作品,被更多人看见。她还引述《诗经》里的名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鼓励江门文艺工作者接下来走得更高、更远,创作更多文艺精品。

实际上,尽管文艺创作受到资金、人才等因素的掣肘,但近年来江门创作演出了多达18部不同规模、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呈现井喷之势。其中,六成是华侨主题,九成是江门特色题材,已形成独特的“江门戏剧现象”。

在与会专家看来,“江门戏剧现象”无疑是侨乡深耕本土文化的结果。

曾小洁对“公鸡拜堂”的唱段印象深刻。

作为广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江门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曾小洁对《碉楼》里“公鸡拜堂”的唱段印象尤其深刻。“这个片段充分体现了侨乡特色,说明剧目的创作的确做到了立足江门本土文化。”她表示,江门是曲艺之乡,开平碉楼是世界文化遗产,《碉楼》是两者“碰撞”后的艺术结晶,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除了要深耕本土,也要主动拥抱年轻人。

江门市戏剧家协会会员陈霁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今年5月,我们戏剧家协会到赤坎华侨古镇送戏下乡,有两个唱粤剧的年轻演员让我刮目相看。他们表演了十几分钟《西厢记》,唱功很好,我都用手机录下来了。”陈霁说,江门如果能推动年轻的优秀粤剧演员走上舞台,让他们作为表演主体被更多人看见,这本身就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活例子,同时还可以依托年轻演员吸引更多同龄人关注粤剧。

陈霁认为,江门应推动更多年轻粤剧演员走上舞台。

好的文艺作品更要走进群众。开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刘焕婵认为,除了常态化的粤剧演出外,开平乃至江门还可以通过设置粤剧文化展示区、粤剧戏服体验拍照、粤剧快闪等环节,推动传统文化“时尚化”,在加强互动性、体验感的基础上,得到更多年轻受众的喜爱。

创新

《碉楼》复排巡演,充分展现了经典剧作的艺术魅力,也让传统文化的热潮延伸到2023年“中国侨都·红线女粤剧艺术周”,成功地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参与。在此基础上,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建言,为推动侨都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献策。

陈冀指出,在相对有限的资源面前,唯有创新才有出路、才有发展。“小小的一个创新的举动,就能对剧情的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她举例说,《碉楼》复排巡演之所以赢得广泛好评,一大关键就在于敢于创新。原来的剧作时长约两个半小时,这次复排在保留原剧人物关系、矛盾冲突、导演处理等精华不变的基础上,对剧本作了一些相应的处理,使之节奏更为紧凑明快,这一点在首演后得到很多人的好评。

“如何更好地将粤剧之美和粤剧之变相结合,我认为江门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陈冀分别从粤曲新唱、剧情互动、剧种衍生和场景应用等四个方面切入,详尽论述了本土粤剧创新出彩的发展路径,其中不少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将《碉楼》的精彩唱段单独摘取出来,改编成一些可长可短、‘可盐可甜’的粤曲唱段,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经典粤剧的文化张力;

《碉楼》可以在场景设计上加入更多互动环节,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仪式感、沉浸感,还可以适当运用一些现代声光电的手段;

借鉴《碉楼》复排巡演的成功经验,通过艺术化加工,用说唱跳演等更加新潮、更加活泼的方式,擦亮诸如新会陈皮等等城市文化品牌;

推动《碉楼》进校园、进企业,进一步丰富艺术场景空间,为中华传统文化提供广阔发展空间,推动传统文化以鲜活的生命力延续在市民生活之中……

“我去广州观看了首演,能亲眼看到这个剧目在那么好的舞台上被关注,充分展示侨乡本土文化元素,心情很激动。”江门市曲艺家协会主陈丽丽建议,《碉楼》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将剧目的某个场次单独进行常态化演出,一方面是缩短时长更有利于吸引游客观看,另一方面也是降低演出成本,让艺术精品的成长更具可持续性,在“细水长流”中实现创新发展。

江门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罗洁愉则建议,江门可以推动《碉楼》走进校园。“我是演话剧的,前几年我们协会推动了一个话剧进入江门的校园巡演,效果很好,让不少学生都加深了对话剧的了解。能否也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改编一个校园版的《碉楼》,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粤剧文化,让传统文化‘火’起来?”

刘晓莉建议,《碉楼》可通过采用实景化、片段化等手段,提升观剧体验。

而在江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开平评协主席刘晓莉看来,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演出,《碉楼》只有不断地将创新性的元素加入长期的演出中,通过实景化、片段化等手段提升观剧体验,才能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文化旅游服务,形成长效的文化品牌效应。

江门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苏炳南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例如,《碉楼》开展常态化巡演后,以后能否探索‘沉浸式’表演,让一些有兴趣、有粤剧功底的游客参与到表演,扮演一些非主角角色,增强表演的互动性?”

期待

《碉楼》复排巡演,让江门最近又小“火”了一把,也让人们陷入思考:借鉴《碉楼》复排巡演的成功经验,今后侨乡如何继续让更多艺术精品“活”起来?依托赤坎华侨古镇这张“王牌”,文化赋能如何助力侨乡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在研讨会上,陈冀率先抛出了几点期望。“首先是期待广州粤剧院、红线女艺术中心继续支持江门,提升更多像《碉楼》这样的经典剧目的艺术段位,帮助江门进一步盘活侨乡本土艺术资源;其次是期待江门本土的各文艺院团敢于创新,积极挖掘存量资源,努力开拓增量资源,打造更多艺术精品。”

江门市粤剧传习所副所长李智平提出,希望可以加强与广州粤剧团的合作力度,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剧目引进等方面。“我们扎根本土,可以在江门进行常态化演出,但在打造精品方面存在短板,而这恰恰是广州粤剧团的优势,双方可否进行优势互补?”

对此,陈冀迅速回应,建议双方可建立“名师带徒”的合作关系。“大家可以充分盘活与江门题材关系密切的剧目资源,挖掘有艺术价值的本土题材,打造更多具有侨乡特色的粤剧精品。”

苏炳南建议,江门粤剧发展可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苏炳南建议,江门可以依托《碉楼》复排巡演为契机,探索更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吸引专业艺术院团、艺校的学生落户侨乡,为粤剧本土化发展提供人力支撑。“例如,每年的大型节日,江门可以邀请广州粤剧团过来表演,通过传帮带培养一批本土粤剧人才,让他们在非重要节日担当‘主角’。”

看到大家谈兴正浓,陈冀还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个期待:“希望赤坎华侨古镇能持续‘唱好’《碉楼》这出大戏,发挥新兴特色景区的流量优势,通过常态化巡演将中华传统文化传递给每一个游客,让粤剧的传播圈层更加多元化、年轻化,成为江门打造十张文化城市的鲜活案例,通过文化赋能打造广东文旅融合的标杆地。”

对此,广州粤剧团团长陈健超认为,赤坎华侨古镇拥有打造广东文旅融合标杆的潜力和条件。“新编《碉楼》本身就是一张绝佳的文化名片。特别是将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很有想象空间。赤坎华侨古镇的资源不逊色于国内的一些热门景区,《碉楼》落户这里常态化巡演后,我十分期待接下来江门如何盘活这张文化名片。”

刘焕婵则介绍,当地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推动文旅融合。“此前开平还没有一个常态化巡演的戏剧作品,《碉楼》落户赤坎华侨古镇有望填补这一空白。实际上,最近我们一直到全国各地积极招商引资,推动更多企业到开平开展常态化演出。如果符合相关政策条件,演出公司还可以申请奖励,额度最高可以达到每年营业额的10%。”

“要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慕名过来赤坎华侨古镇听戏,而不是邀请本地人隔三差五去听一遍。”刘晓莉认为,景区可以根据不同受众打造多个版本的《碉楼》,例如面向在景区过夜的外地游客推出完整版的,同时日常在实景化剧场表演精华片段,“这相当于一张体验券,最终达到引流目的”。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董有逸

【作者】 董有逸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新科技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